京師木鐸后備干部培養工程
一、項目簡介
根據中組發〔2017〕3號《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和教師〔2013〕11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旨在提高學校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管理學校的能力,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學校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模式,建設一支懂教育、善管理、作風好的高素質學校領導干部隊伍,為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后備人才保證。
三、項目原則
(一)研究性原則
堅持研究為先的原則。校長是教育思想的引領者和教育實踐的先行者。當今社會教育的發展變化要求校長需要不斷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辦法。校長的培養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學習現成的教育教學經驗和辦學思想,而要引導校長在系統思考與深度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提升經驗、探索事物規律,形成先導性、典型性的先進經驗與優秀成果,并以此來引領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二)實踐性原則
堅持實踐導向的原則。培訓與自主研修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是基于實踐、指導實踐,其根本目的是改進實踐與發展實踐,切實地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與辦學質量,促進校長的自我完善,促進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行為的持續改進,促進校長及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個性化原則
堅持個性發展的原則。校長的培養要立足于每一個人的特點和優勢,突出個性化,從困擾自身教學、辦學中實際問題出發,著眼于學校實際問題的診斷和解決;增加課程的選擇性,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四)發展性原則
堅持持續發展的原則。校長培養要遵循教育家成長的規律,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發揮專家指導團隊的作用,激發校長的發展潛能,學會反思教育教學、學校辦學的經驗與教訓,確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不同目標和任務,把發展貫穿培養的全過程。
(五)創新性原則
堅持創新的原則。要鼓勵并引導校長在工作的某個領域形成開創性成果。勇于創新學校的育人模式,嘗試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獨特的教學和辦學風格。
四、項目內容
(一)課程設置
采取專家引領與自主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遠程研修與參觀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在一年培訓中按照通識培訓、專業提升、實踐技術三個層次設計培養課程。
(二)實施特點
1.雙導師制培養形式:為學員配備理論學術導師和教育實踐導師,個別指導和集中授課相結合。
2.多地點、多樣化學習形式:集中培訓、網絡研修、課題研究、小組交流、掛職學習、參觀考察、境外游學等多種形式。
3.MBA案例式教學課程:借鑒MBA模式,開展問題研究,滿足學員個性需求。
(三)課程模塊
注:以實際情況為準。
“金種子”第二期培訓
“金種子”第二期培訓
“金種子”第一期開班
“金種子”第一期培訓
“金種子”第一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