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核心素養的拓展訓練教練培養計劃
一、項目簡介
本項目面向班主任群體而開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拓展訓練活動引入校園,對班主任工作和未來育人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項目與心理健康、情商訓練相結合,可參與并助力國培、省培的培養。經考核合格的班主任,回到崗位后,將為學校在解決教師團隊建設、學生素質提升、問題學生轉變、教師公益支教等問題上成為助推力量。
二、專家顧問
n項目負責人:陳飛星
¯陳飛星,博士,曾就讀于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還曾留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和美國康內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高級實驗師等職,中國科協青少年工作部專家委員會專家,也是中小學骨干教師及大學新入職教師國家級培訓專家庫專家。作為國內第一批從事拓展訓練的資深教練,為國內眾多的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和中小學校開展拓展訓練數千次,培訓學員人數逾10萬;此外,引進或自主開發了一批極有價值的涉及領導力、情商訓練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訓練項目和課程,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國內的拓展訓練形式和內容,尤其是在將拓展訓練引入校園,強化其素質教育功能和游戲化學習特點的研究和實踐方面做了大量創造性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全面負責項目的實施工作。
n項目組成員:薛以剛、沈青
¯ 薛以剛,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素質拓展講師,從事素質拓展訓練14年,主要負責安全教育與意志品德模塊的培訓。
¯ 沈青,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2017級研究生,學校素質拓展初級教練,負責培訓的助教工作及后勤服務工作。
三、項目內容及開展形式
項目內容:素質拓展教練技能 + 素質拓展成果總結。按主題模塊與實際應用的時限性這兩大特點設計,共計八大模塊:(1)入學教育;(2)班級建設;(3)積極心理;(4)意志品德;(5)領袖風采;(6)伙伴關系;(7)創新思維;(8)安全教育。
項目開展形式:體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快樂學習;遠程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項目實施
¯實施對象:教師(側重班主任)
¯實施周期:約一年
集中培訓:4-5次,每次3-4天,培訓內容的重點為面向核心素養的拓展訓練體驗與教學,包括教練技巧的模擬演練與研討;適當介紹素質拓展訓練的起源與發展方面的基礎知識。
教學實踐:教練員應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教學實踐,并要認真記錄教學實踐的次數,受眾對象(教師或學生,以及人數),教學效果(包括典型案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應注意收集文字(培訓體會)及音像資料,并及時在教練群里分享;及時分析培訓案例,不斷提高教練水平。
遠程指導:專家團隊將與教練團隊特別是重點推進學校的教練團隊保持密切聯系,隨時根據教練員的教學實踐情況,給予技術指導。
現場指導:在教學實踐的后期,專家將到現場觀摩考察教練團隊的教學實踐情況,并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
實習交流:部分優秀教練員將有機會以助教身份到外地參與教學實習,并與外地的教練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
考核:參與教練班培訓期間,學員必須完成規定作業和教學實踐任務;重點推進學校必須按計劃開展素拓進課表的實踐活動;考核合格者被授予資格證書。
研討:項目收尾階段,專家團隊與學員共同座談,并結合教學實踐探討經驗教訓,探究拓展教練的培養模式及素質拓展在中小學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總結并撰寫、遞交結題報告和發表與項目相關的學術論文和專著。
成都集訓
素拓